今天,东南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名师指导:攻克高考作文语言关_素材与写作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师指导:攻克高考作文语言关_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谈到作文语言,不少高考考生将其视之为难以逾越的高峰,常发奈何之叹而生难为之感。不少作文指导之类的文章书籍也用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来吓唬考生。长此以往,愈来愈多的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提高作文语言水平的难为心结,其中不少人进而将心理上的难为转变为行动上的不为。因此,近几年来,在高考评卷场上看到的作文大多是干巴如瘪三、味之如嚼蜡的语言表达。
为了帮助大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语言上的突破,笔者从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角度分别谈谈在语言表达上为作文加分的策略,供大家平时练习作参考。
一、描摹诗情画意,叩动评卷老师的心灵
1.使语言具有画面感。
语言具有画面感,是优秀记叙文的第一特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才使得其诗在唐代诗歌的百花园里摇曳着独特的风采。我们写作记叙文,若能够用文字刻画出一种画面,再现一个场景,使文中有画,使读者身临其境,那么我们的作文就可以在几十万考生中脱颖而出。请看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答卷《好奇心》中的一段文字: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每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走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她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这是一段描写爷爷奶奶之间一幕日常生活情景的文字。这段文字表现爷爷奶奶历经人生风雨之后晚年生活中的相互牵挂、温情与爱:人在眼前,也要时刻知晓他是好好的,以求心安。这种心灵深处时刻牵挂的爱,通过几分钟便放下活儿叫,得不到回应时的急,以及紧接碎碎步子的迈,和孩子般笑容的嗔等动作,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展现出一幅人世间最美丽的爱之风景画。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这段文字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语言质朴,十分生活化。它的主要优势是作者观察并体验到爷爷奶奶生活中天天发生的最能体现深挚情爱的场景,将其典型的语言和形态再现出来,便具有十分形象的画面感,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仔细想想,我们要做到这一点是否就难于上青天呢?
2.使语言具有流动感。
语言的流动感,就是用词要稳,句式要活。就是说,词语使用准确生动,句子形式流畅自由。读了有流动感的句子,常常使人有如咬一口贡梨一样清心爽口而又香甜四溢。请看下面的文段:
对一座城市抱有好奇心,会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体验。
清晨的时候,当你穿梭在绸般雾气里的时候,这好奇心便开始了。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轻微的声响,是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紫色的蕊无声地落下来,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轻柔得一吹便飞散,是怎样的娇羞躲在了里面?摇橹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雾,又无声地消失于耳侧,是谁在哼唱?待到薄雾消散,这一切又似乎从梦境中抽离,它们又到哪儿去了呢?
你只能怀着好奇心继续走。
这是2008年江苏高考某考生题为《好奇心》作文中开头部分的文字。它描绘出一派清雅美丽而古韵悠然的城市景致。在这段文句里,考生刻画细节颇见功力。不论是动词穿梭润踩躲穿透萌动,还是修饰语绸轻微紫色绵软轻柔,等等,都运用得十分准确生动,也就是说用词十分稳当,你看,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出的声响像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泡桐花娇羞地躲在里面等,一连串的动词十分准确而富有想象地刻画出一幅晨景图;这段文字的句式也丰富多彩。有设问句,有比喻句,有拟人、排比句,有对称句,有陈述句,整饬而又富有变化,似行云,如流水,给人以美的享受。
3.使语言具有含蓄性。
表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是记叙文语言上品的标志。含蓄性语言的标志,常常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寄予在启人思考的画面中,包孕在醉翁之意的描述里,它往往以有限的文字承载着深长的意蕴。它大多以概括、暗示、曲笔、言已尽而意无穷等方式表达广博深长的内涵。请看2007年湖南高考某考生题为《诗意地生活》作文的一个文段:
奶奶依旧用着最原始的柴灶。她说煤火只用来煮饭太浪费,气又太贵,所以还是烧柴好。于是,在那野草疯长的季节里,我和妹妹就跟着爷爷的斧头活跃在山野间,砍倒,捆扎,背回家,排开,晒干,一捆捆的柴草就进了柴房。于是,无数个炊烟枭枭的时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奶奶的灶堂里看到毕毕剥剥的声响里奶奶通红的笑脸。特别是在冬日,爷爷烧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则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
读完这段文字,一种深挚绵长的幸福情味荡漾在我们的心头。作者在这段文字里,表现了一个普通农家的质朴人情和幸福温情,抒写了作者对诗意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那毕剥作响的柴火,那火光映红的奶奶的笑脸,那爷爷烧火奶奶做菜的温润和谐,还有那我和妹妹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的天真可爱的画面,都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普通农家诗意洋溢的生活图景。而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的句子则为我们留下了深长的意蕴。
仔细体会这段文字,我们很多考生的文章是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的。其基本思路是,选取生活中的能体现文章思想的典型画面,将画面剪辑成几个部分,抓住每个部分最关键的动作,用一个适当的动词将其连贯地组接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能从描述中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由作者出面将思想直接告诉读者。
二、注重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议论文分数
多年高考作文的数据表明,高考中写议论文的考生占绝对多数,但议论的语言大多单调呆板。有的文章全篇都是一种陈述句式,有的甚至全文都是逗号,段尾才有一个句号,连一个问号或一个感叹号都没有,真是静如止水,淡如蒸馏水了。有的议论语言概念不清,缺乏必要的修饰限制,进而导致表达不严谨,影响说服力。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长句与短句相结合。
一般地,议论文中有长句子可使文章表达更严密。但是,句子长,修饰成分多,往往会顾此失彼,以致使句子或成了结构上的病句,或因修饰不当而发生逻辑错误。考生在考场紧张的氛围中,尤其容易出现此类错误。我们建议,对复杂的句意,我们可以用几个句子分别表达。当然,如果我们训练有素,运用长句是能增添议论的色彩和力度的。所以,在考场作文中,我们应注意长句与短句的结合,这样还可以使句子形式富有变化而形成跌宕之美。下面文段长短句结合运用,很有启发性。
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合流同污而投身汨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就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被流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2008年海南高考优秀作文《思维解读幸福》)
2.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优秀议论文的语言应该富有思辨性。它文采斐然,但不能华而不实;它由材料充实,却不是完整情节的记录。在议论文中,我们学习运用概括性语言与具象性表达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议论语言更有思辨的力度。如:
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了了。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那么没有,也罢。
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过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场之下的思考,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无论人类是多么费尽心思地观察与学习,也难有一丝一毫的创造与进步。(2008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好奇心》)
在上述第一自然段中,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国民中的某些不良的好奇心——鲁迅所批判的看客的好奇心,以此与下文具体论述真正的灵魂在场的思考的好奇心形成对比。文章正是以这种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的写法,突出了作者所强调的真正的好奇心。因为文章的重点在立论,所以对好奇心的不良一面就用概括的事例提供对照。这样文章显得张弛有度,显示出考生相当的理论才情。
吕叔湘先生说,语言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这就告诉我们,语言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关键是方法与技巧。只要平时多读多练,你的语言就会灵韵飞动。
以上就是东南教育网整理的名师指导:攻克高考作文语言关_素材与写作技巧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东南教育网。
本文标题:名师指导:攻克高考作文语言关_素材与写作技巧
wap地址: https://m.dngk.com/newsdetail/1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