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东南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大学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东南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大学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课程建设的内涵、目标及相互关联_课程目标的内涵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综合性整体建设,深入开展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对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工作研究与实践,重点阐述课程建设的内涵、目标,以及课程建设各项内容的相互关联等。
一、课程建设的内涵
探索和明确课程建设的内涵,是课程建设的基础。结合教学、课程建设、精品课程评审等实践,对课程建设内涵的认识和体会叙述如下:
1.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先导,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以及学术水平、教学水平、教育理论和思想素质等。要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课程,首先要有就一流的学术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扎实的教学技能、严谨的治学精神的师资队伍。
2.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和主体,也是衡量课程建设质量的主要标准,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思想的改革与建设、知识内容建设、教学水平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以及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等内容的建设。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是实现课程建设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保证,在课程建设中,要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能力等,结合专业特点、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现代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建设,确保课程建设快速发展。
4.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是课程建设重要保证,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基本设施、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教学条件的先进性与开放性、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等建设。
5.教学管理建设。教学管理是课程建设的组织保证,主要包括科学、规范、系统和配套的教学管理 规章制度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档案资料和教学激励机制等内容的建设。随着课程建设的发展和提高,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才能及时地科学评价教学质量,确保课程建设的各项内容健康发展。
二、课程建设的目标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其建设目标的实现与否,主要体现在能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否培育出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能否创造出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以及是否有与课程建设相配套的高效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等。
1.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先导,在课程建设中,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师德和敬业精神等综合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影响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首先要结合教学工作实际,科学制定师资队伍近期和中长期建设规划;第二要加强学术水平建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与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等紧密结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第三要加强教师的思想建设;第四要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
近年来,我们学院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总结我院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培养和提高阶段。我们把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相结合,先后引进国内的专家学者4人、国外专家学者10人、吸引回国博士30多人、把优秀的在校学生留下来近20人,初步建立了学历、年龄、学缘和职称等结构较合理的师资队伍。
第二阶段是巩固稳定阶段。一方面取消了原来的定向、委培和保送培养博士等制度,根据课程建设的实际需要,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中、短期进修提高(平均每年2~3人):另一方面还从国内外择优引进学术带头人。通过培养和引进课程建设带头人,逐渐完善和优化了各主干课程的师资队伍结构,确保了课程的快速发展。
第三阶段是出成果、见效益阶段。通过重点选拔和培养拔尖人才、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学术水平,促进课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目前在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60%多,其中有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河北省燕赵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近30人。现已基本建成了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较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的师资队伍,为开展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通过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创新性的学科专业人才。高水平的课程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在于: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实验、实习以及课外创新研究和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把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等融会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能获得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是传授知识和培育人才的过程。作为高等学校的“高等”内涵主要体现在创造知识和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能力上。近年来我们坚持依靠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学位点等的建设不断带动和促进本科教学水平、教材、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课程建设内容的发展和提高,使教学改革逐渐深入,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性人才,我们还注重把科学研究成果引进课堂。为把前沿科学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第一,要求所有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同时还积极鼓励教师把原创性的科学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第二,学院坚持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本科生作学术报告,通过学术活动,不仅扩大了本科生的知识面,还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和为科学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院从修订 教学计划 做起,精心修订课程设置、更新实验内容,确保学生动手操作、独立设计、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建设的带动下,积极为本科生提供科技创新基地,使学生的研究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创造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高水平课程的另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否创造出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要不断结合教育教学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核心,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研究成果。同时,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学术氛围,营造适合高水平成果的土壤和气候。
近年来我们共承担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和基础教育研究课题10项、学校教学改革课题20多项,获得省部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奖十多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一百多篇,出版各类教材近三十多部,使教学研究推动和促进了教学改革和发展。
4.建立比较完善的高效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随着学科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教学管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管理思想和教学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才能确保课程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教学管理的宗旨是服务于课程建设。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教学的科学管理,建立和完善了教师、教学小组和学院的教学档案,制定和完善了系统配套的教学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打破了原来论资排辈的教学负责 入管理模式,大胆选拔事业心强、品行好、管理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学术带头人或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课程小组负责人,建立了专家教授负责制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体制,对加快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课程建设内容的相互关联
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整体建设,课程建设的各项内容彼此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课程建设中,如果对课程建设各项内容的相互关联认识不够,只强调单一课程建设内容的发展,而忽视课程建设各项内容的综合性,就会使课程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在课程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先导。只有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会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科专业人才,才会创造出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相反,如果师资队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不合理,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不高,敬业精神不强,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更不会培育出高素质创新性的学科专业人才和创造出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所以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和创造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的源头。近年来我们把师资队伍建设与学位点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综合效应。
在课程建设中,教学质量是核心。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课程建设内容都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高职称的师资队伍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条件等,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那就偏离了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
在课程建设中,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高水平的教学管理是高质量课程建设的自然结晶。要注重把课程建设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环境、条件和成果,让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尽可能多地接受科学研究的熏陶,使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有了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管理,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课程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课程建设的各项内容彼此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只有深入领会课程建设的内涵、课程建设的目标,处理好课程建设各项内容的相互关联,才能使课程建设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余大品]
夏晓烨,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教育研究室主任,教授;段相林,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课程建设内容简介
一 精品课程建设的介绍
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内范围内得到教学共享容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它的宗旨是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2003年4月8日,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所在学科的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
二 什么是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规划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8-5-24 阅读:7224次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优化知识结构、重视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为主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整合和课程群建设,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逐步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由此达到以下目标:
1) 进一步探讨和实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创新的教学环境。
2) 逐步开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学术及教学水平都比较高的优秀的师资队伍。
3) 通过调研,及时调整部分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一步体现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4) 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争取教学水平与国际接轨;教育教学思想与时俱进。
5) 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基于试题库的教考分离机制,形成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提高。
6) 进一步完善网上资源,充分利用广西工学院校园网络学堂平台,指导学生正确、有效地使用网上资源,更好地学习本门课程。
2.步骤
学习者学习难度大,课程内容和实践操作更新速度快是本课程的特点。因此,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成功开设一门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全校公共基础课程,是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目标:
(1)进一步完善“重基础、强能力”的教学模式
结合课程组有关“CC2005”、“案例教学”等多项自治区级教学研究项目的进行,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使本课程教学向下与我校定位、学生实际结合,中间又与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吻合,向上与国际要求逐步接轨,培养与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区开发要求一致的具有一定计算机编程应用能力的学生。为此,配合教材建设,需要重新审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完善与之配套的“重基础、强能力”的教学模式,可在2008年试行,2009年推广。
(2)加强立体化教学平台建设,鼓励自主学习
利用现有的立体化数字式教学平台,丰富上网教学资源,实现网上实时答疑、网上提交、批改作业、网上实验、网上答题和自我测评,为学生提供一个立体化的,好用实用的自主学习环境。网络规划及上网时间安排见6-1-1.3中的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3)编写出版适应新技术发展和教学要求的教材,开发与之配套的CAI课件。
1)已与出版社签订合同,将于2008年完成《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和《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题解与实验》两本教材。
2)配合新编写的教材,将于2009年上半年完成与之配套的CAI课件。
(4)开发新的试题模块库及其管理系统。
已向学校提出试题库开发课题立项,在2009年初步建立好试题模块库,至少包含20套试卷题量,研制出题库管理软件,实现自动出卷制卷,并在全校使用。2010年全部建设好试题库及其管理系统。
(5)为学生全面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考试做好准备。
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在2010年实现学生全面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考试,并在以后不断探索,逐年提高二级C语言考试过级率,争取考试成绩区内名列前茅。
3.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全程授课录象9个知识大类上网,2008-2010完成;
2) 增设“在线答疑”栏目, 2008年9-2009年12月;
3)增设“优秀作业展示”栏目,2010年-2011年;
4)增加在线测试题1000道,更新试题300,2009-2011年
5)根据教学内容,使用教材变化,更新发布相应教学课件,2009-2011年;
6)按需随时更新动态栏目内容(如参考资料,实验指导等,优秀作业),2009-2012年;
三 三级课程建设是什么意思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
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一)国家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二)地方课程
占用地方课程课时,经省教育厅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的课程。
(三)校本课程
就是学校的活动类课程、选修课、兴趣活动的继承、规范和发展,纳入课表,依据学生需要开发,根据学校资源开发,依据办学目标开发,认真编写教材。
(3)课程建设内容简介扩展阅读:
程建设有两个要素:一是:规划设计,二是:实施过程。
课程的规划设计,主要是解决设置什么课程、课程如何排序、课程标准是什么等问题,这一系列工作实际就是课程规划模式建设;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学过程,主要是解决怎样教才能实现培养目标等问题,这一系列工作实际就是教学模式建设。
因此,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建设。
课程模式建设,主要是研究:教什么的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按照一定的思想和理论开发课程,目前比较先进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论就是“基于工作过程”;二是考虑专业特性和学生特点,按照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原则序化课程;三是编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框架计划,即建立课程标准。
教学模式建设,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目标及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评价等因素进行简约概括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系统。
我国实行了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改变了全国大一统的课程格局,增加了地方课程,突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了国家统一管理课程的制度,逐步实行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多年来的“一纲一本”的课程教材体系正向“一纲多本”或“多纲多本”的课程教材体系转变。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课程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样,就使地方和学校有了一定的课程管理权,使地方和学校有了课程开发的一定自由。
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发挥地方、社区和学校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能使课程和教学更好地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许多有条件的地方、学校与课程专家合作,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设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四 课程建设与课程开发有什么不同
一、两者的意义不同:
1、课程建设的意义: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2、课程开发的意义:教育的目标是为属于某种文化的人进行该文化的传承和更新,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教育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教育儿童成为有个人身份的成人.
另一个是向后代传递知识和技能,并让后代为适应他们所生存的自然与社会现实的要求做准备。这两个目标是适应现实及个人和群体生存的基础,为实现目标,就要对课程进行设计开发。
二、两者的包括的内容不同:
1、课程建设包括的内容:
(1)课程的规划设计,主要是解决设置什么课程、课程如何排序、课程标准是什么等问题,这一系列工作实际就是课程规划模式建设。
(2)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学过程,主要是解决怎样教才能实现培养目标等问题,这一系列工作实际就是教学模式建设。
2、课程开发包括的内容不同:
目前课程开发因其诉求不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各大高校为代表的学院式课程开发体系,另一类是以各大中型企业为代表的实战课程开发体系。学院式的课程开发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教学知识的系统、全面,教学内容讲究严谨、科学。企业实战课程开发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将教学知识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强,教学内容与工作联系紧密。
(4)课程建设内容简介扩展阅读:
课程开发的原则:
1、超前性原则:职业学校培养人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然而,办教育有教育的规律,培养人才具有周期性,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必须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未来人才市场需求作出准确分析和预测,为超前开发课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2、多元性原则:现代职业劳动界限的超越和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需求,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具有跨岗位、跨职业的能力。满足这种需求,就要开发多元化课程,如开设必修课、必选课、选修课、活动课等。
3、基础性原则:市场经济以盈利为主要标志,因而势必不断引进新设备、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而办教育很难跟踪这种变化。与其“疲于追赶”,不如加强基础能力训练,增强学生潜在能力,设置基础性课程,如在财会专业中,加强会计基础知识教学,强化财会工作的基本核算方法和基本操作规范的训练。
4、实践性原则:实现能力教育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是实践教学,因此,设置课程既要充分体现岗位资格所需要实践的环节、内容,又要体现交叉复合岗位和职业的实践内容、形式,还要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
5、灵活性原则:课程设置在注重基础知识、实际操作、理论研究结构组合的同时,更要突出客观实际需要。在纵向上,要能组合出不同层次职业人才培养的方案,如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可组合出企业营销策划人员;在横向上,要能够兼顾专业之间的配合,如财经类专业都需要财税金融知识和统计调查分析知识等。
五 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课程建设 首先根据你的专业 选定课题 也就是你准备做什么东西 然后找自己的团队(当然自己做也可) 接着确定课设目标 明确设计要求 做计划书 然后开始根据所学专业 有必要再找一些资料 开始进行电路或者课程设计 设计好后进行仿真 如果有问题 就在设计的电路和项目上更改 在进行仿真 直到出现预想结果 然后进行出图 和 写课设报告....
六 什么是课程建设
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建设。
课程模式建设,主要是研究:教什么的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按照一定的思想和理论开发课程,目前比较先进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论就是“基于工作过程”;
二是考虑专业特性和学生特点,按照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原则序化课程;
三是编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框架计划,即建立课程标准。
拓展资料
加强课程建设是学校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它涉及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教学管理等教学基本建设工作的诸多方面,是一项整体性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院、系(部)二级课程建设领导小组(院级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教学委员会成员组成)。
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全院的课程建设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新上专业合格课程的验收和精品课程的评选,对各类课程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等工作;院、系(部)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单位的课程建设规划、方案,开展合格课程的建设、指导、验收和检查,组织申报精品课程等工作;从而为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双高”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实现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在职教师进行短期进修和申请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充分开发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巩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取得的成果,在教师中开办现代教育技术高级培训班,全面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的能力;提高外聘教师的质量,努力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来校任教。
七 课程建设的要素是什么
课程建设的要素有两个:
一是:规划设计, 二是:实施过程 。课程的规划设计,主要是解决设置什么课程、课程如何排序、课程标准是什么等问题, 这一系列工作实际就是课程规划模式建设 ;
二是: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学过程, 主要是解决怎样教才能实现培养目标等问题, 这一系列工作实际就是教学模式建设 。
因此,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建设。
课程模式建设,主要是研究:教什么 的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按照一定的思想和理论开发课程, 目前比较先进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论就是“基于工作过程”; 二是考虑专业特性和学生特点, 按照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原则序化课程; 三是编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框架计划, 即建立课程标准。
教学模式建设,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目标及教学理论指导下,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评价等因素进行简约概括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系统。
八 课程建设前景
课程建设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步,并且对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现阶段,我国高校课堂并不重视有关课程建设方面的问题,教育理念大多陈旧落后,课程建设重形式轻内涵,课程总体质量不够。针对这样的发展现状,高校课程就应该积极改革创新,创建精品课程,以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高校课程建设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249-01
一、高校课程建设现状
(一)课程建设理念落后
高校课程在建设过程中,课程建设理念较为落后,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建设,并不重视整个课程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一些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将课程建设孤立出来看,仅关注课程本身问题,并没有将课程与人才培养计划结合,并没有意识到课程教育应该与人才平结合的重要性。另外,一些课程在设置过程中,仅仅重视知识的传授,在课程建设时并没有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将科学研究实际相结合,使课程在设计过程中并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力、想象力的作用。
(二)课程建设重形式轻内涵
众所周知,课程建设工作必须不断积累,并且需要相应课程的教师进行长期研究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建设出优秀课程。一些高校在建设过程中,一些教学计划、课程纲要要求、格式等都制作的十分完美,但是细看主要内容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存在较多问题,甚至存在各个高校之间相互抄袭现象。在一些具体课程研究的过程中,课程建设形式化现象也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对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表面化,课程建设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一些高校在课堂环境中引进了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也仅是走一个过场,多媒体课件在设置的时候只重视形式,其内容照搬照抄课本内容,这样的课程建设对学生学习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意义不大。
(三)课程建设总体质量不够,创新性不强
现阶段,一些高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效果不够明显,在一些学科专业的建设方面尤为突出,一些热门专业、办学成本较低的专业方面特别突出。并且一些专业课程设置上大致相同,一些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竞相争创综合性大学环境,各种专业设置趋向化明显,高校课程建设过程中创新性不强,这是阻碍高校课程总体建设质量提高的一项重要影响。
二、提高高校课程建设与水平的相关对策
(一)确定以课程为中心的专业建设理念
我国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大多是将学科建设作为工作中心,这样的发展现状对一些研究性高校的某些专业课程来讲是适用的。但对大多数高校来说,尤其是一些教学研究型或者是高校高等职业学校来说,这些学校在进行课程建设的时候,就一定要将课程作为中心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发展。这些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大多是以培养专科生为主的,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将社会生产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应用型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就能够掌握解决实际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使他们在高校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眼光不断投入实际生活之中。所以,想要有效提升高校课程建设的质量,就一定要紧紧围绕不同专业的教学目的进行,积极构建合理的课程标准体系,选择合适的教学课程内容,努力把每一门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使其能够培养出适应国家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九 幼儿园课程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
本课程的建设与推进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目前很多幼儿园都立足本园实际构建园本课程,以便在课程建设中体现自我特色。但是,园本课程的建设是一个持续、动态、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崇尚个性化的课程建设中,我们是否把原来的,或者以往不好的地方做得更好作为追求个性的前提呢?也许,基础打得更扎实,才能更好的逐步探索出适合本园的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摘 要:精品课程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高职高专院校
必须有反映特色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包括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
教学方法
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机制建设等。
关键词:高职高专 精品课程 建设
一、精品课程的内涵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色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系统性、适用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同时,精品课程建设还要反映各个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高职高专精品课程也要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一般来讲,精品课程有以下特点。
1、内容具有前沿性
高职精品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前沿的、一流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要反映本学科、本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并能和本领域
国民经济
发展需要相结合。精品课程内容建设要和本学科、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与
课程体系
改革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单门课程建设和系列课程建设的关系。
2、形式具有多样性
从性质与类别看,基础课受益面大,某些专业受益面小,但不管是面大面小,都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同样,从水平层次上看,重点大学、一般大学、高职高专都有自己的课程体系与特色,所以应该存在不同层次的精品课程序列。精品课程建设,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优秀教材为核心,以提高师资队伍为前提,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是集观念、师资、内容、技术、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
3、载体具有立体性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载体是立体化的,立体化的载体在形式上除了包括传统的纸介质之外,还包括音像制品、电子和网络出版物等;在内容上是一个由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试题库等组成的完整体系,能反映国内外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的适用性。
二、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1、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
在课程建设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
管理制度
。在制定规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着眼于课程的整体优化,反映学校的教学特色。要在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实施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系统配套的改革。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形成立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重视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将基础课程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实验课教材、专业课程教材配套建设,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
2、教学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岗位能力为着眼点,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所制订“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能力表,构件成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中,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内容的取舍遵循教学规律,知识结构有序可循,知识的综合具有有机性和相融性,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呼应,根据
课程目标
选择、组合知识,确定基本内容。内容中应明确课程中主要内容应达到的
教学目标
和结果,教师不引导学生过多地探究“为什么”,而是使他们懂得“是什么、怎么做”。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正确运用方法进行操作,或是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在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坚持基本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改革实验教学,加强工程实践性训练,既反对忽视基本理论对实践的重要作用,又要防止把能力的培养误认为就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处理好基本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
3、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力量,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结合
人事管理
制度改革,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为原则进行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精品课程的建设,通过课程的建设强化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促使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的教师梯队,实现
可持续发展
。
4、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良好的创意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根据课程特点灵活的方法实施教学,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加大训练强度;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考试方法等。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用
多媒体技术
既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趣味性,又可加强学生和教师的及时交流,还可以方便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因此,高职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以及教学文件与参考资料都应上网开放。
5、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固化,精品课程应有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除了理论课教材外,还应加强实验、实训等教材的配套建设,主要由行业组织、学科专家和主讲教师自行编写和制作相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内容应符合教学内容和体系要求,适当引入本课程领域中的一些科技内容、新工艺和方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教材的形式应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思维,便于使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反映课程的特色。同时,还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6、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与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之一,它是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精品课程配套实训基地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一部分,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精品课程实训要求,模拟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把单个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向综合性、创新型实践基地发展。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与相关企事业联手,建立合作机制,把课程搬到企业中,建成能适应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基地。
7、机制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深入发展,课程的精品化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首先,要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建立主讲教师负责制或精品课程首席教师制,鼓励知名教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其次,要建立合理的
激励机制
,设立精品课程专项基金,除保障建设中的正常开支外,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和表彰;再次,要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完善专家评审、学生评教、同行测评等检查评估制度,全面促进精品课程建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所聚起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共享,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对其他课程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应确立明确的目标,确定专人负责,制订出建设规划,创造一定的条件,打造出一批特色的精品课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上就是大学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东南网。
以上就是东南教育网整理的大学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东南教育网。
本文标题:大学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wap地址: https://m.dngk.com/newsdetail/237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