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东南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高考复习:高中历史必看标志性事件总结 备战高考:高考复习如何走好后半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16高考复习:高中历史必看标志性事件总结
2016高考复习:高中历史必看标志性事件总结
高中历史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怎样快速有效地记住高中历史书中的事件呢?不妨以各阶段历史标志性的事件为节点,上下串联,延伸记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汇编,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前21世纪——前16世纪)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
(前16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
(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①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
(前770年——前476年)②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589年——907年)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
(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5、辽宋夏金元时期
(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
1、1852—1864年,农民阶级救国——太平天国运动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3、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戊戌变法4、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5、1915—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6、1921年——1949年,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的进程
1、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军事技术2、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和民用工业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治制度(学日本)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学美国)5、资产阶级激进派(陈李)——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6、无产阶级(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学苏联人)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了解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
1、废丞相:1380年,明太祖以“谋危社稷”的罪名,诛杀胡惟庸,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他规定,以后不许再立丞相。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设内阁:丞相废除后,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2、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清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皇权失去了约束和监督,使皇帝决策具有个人的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的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员只能唯上是从,助长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必然导致官僚机构得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所有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备战2011年高考:高考复习如何走好后半程
高考复习高考2011年备战走好11年高考2011年高考如何年高复习后半程半程1年本文转载每日一博的博客 点击查看原文
高考越来越近,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高效而有针对性地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是每位考生最关心的问题。在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希望能对高三学生备考有一些指导作用。
调整心态,统筹安排重效率
还有2个多月就高考了,一些学生敏感地认识到进入了学习的关键阶段,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所以他们提前进入了高考前的冲刺状态,晚上挑灯夜战,早上又早早起床,甚至中午也不休息。
从长远来看,学习的进步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韧劲,而不是三朝两夕的热情。因为学习也是要讲成本的,要进行有效学习,追求高效学习。急于求成的学习方法一旦短期内不能见效,学生的学习热情往往会受到打击,容易出现焦虑、急躁、疲惫等精神现象和学习上的不自信,势必会影响下阶段大密度、高强度的综合模拟训练。所以提高学习成绩,科目、时间要有计划地统筹安排,并持之以恒。投入是基础,落实是根本,效率是关键。当然在高考前夕,对一些科目进行突击,充分发挥短时记忆的优势,对提高成绩可能会有一些帮助。
勤于反思,梳理知识建网络
高三复习与过去的高一、高二复习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要求学生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以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跨度去认识、体会、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高三备考复习,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必要的,但做题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在实践中应用,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要注重题型的积累和规律的归纳。在改错时仅止于改了,不进一步反思,以致在这次出的错误,在下次还是照旧。每做一批题目,应给自己提出一些问题,想一想这些相近题目的共性特征和解决这些题目方法上的异同。在老师试卷讲评后,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甚至重新做一遍,常常有一种豁然开窍的感觉。
第二轮和第三轮的复习,是对知识实施更高层次的再认识,由感性的把握到理性的抽象与概括,达到由繁到简的升华。所以要结合老师的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将所学知识点划分出若干专题,提炼出蕴藏其中的思想与方法,建立起知识框架。如果说高三初期的目标是要把所学知识进行夯实,把书读厚的话,那么,目前的任务,是把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把高中所学厚厚的书读薄,这样,就对高考的把握达到胸有成竹。
查漏补弱,关注细节增分数
每一位学生备考的重点是相同的,但各人的弱点是不同的,弱点可能是重点,也可能是非重点。要以攻破弱点为重,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弱,变弱为强。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讲,考试成绩好,是因为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做对了;考试成绩不好,一个重要原因是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做错了。所以建议学生每次考试后计算一下各学科自己会做题目但又丢掉的分数,就会发现那是一个令你吃惊的数字。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学生考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思维不缜密、解题不规范而出现错误、导致丢分是一个重要原因。高考命题的主导思想虽然是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强调能力不等于忽视基础,学科基础知识仍是能力考查的载体。从近年的高考可以明显感到,对考生思维的严密性、解题的规范性要求明显提高了。因此,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就显得更加重要。要从细处着眼,在“真会”上下功夫,抓非智力失分因素,是短期内提高成绩的突破口。对已经做过的试卷要认真改错,并且要把错误分一分类,对自己习惯性失分、无意识出错的小毛病进行总结分析,以便在下次考试中有意识地进行矫正。“考时重得分,考后重失分”,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高三备考复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备考中只有充满信心,讲求方法,注重效率,才能够取得成功。 高考越来越近,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高效而有针对性地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是每位考生最关心的问题。在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希望能对高三学生备考有一些指导作用。
调整心态,统筹安排重效率
还有2个多月就高考了,一些学生敏感地认识到进入了学习的关键阶段,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所以他们提前进入了高考前的冲刺状态,晚上挑灯夜战,早上又早早起床,甚至中午也不休息。
从长远来看,学习的进步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韧劲,而不是三朝两夕的热情。因为学习也是要讲成本的,要进行有效学习,追求高效学习。急于求成的学习方法一旦短期内不能见效,学生的学习热情往往会受到打击,容易出现焦虑、急躁、疲惫等精神现象和学习上的不自信,势必会影响下阶段大密度、高强度的综合模拟训练。所以提高学习成绩,科目、时间要有计划地统筹安排,并持之以恒。投入是基础,落实是根本,效率是关键。当然在高考前夕,对一些科目进行突击,充分发挥短时记忆的优势,对提高成绩可能会有一些帮助。
勤于反思,梳理知识建网络
高三复习与过去的高一、高二复习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要求学生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以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跨度去认识、体会、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高三备考复习,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必要的,但做题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在实践中应用,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要注重题型的积累和规律的归纳。在改错时仅止于改了,不进一步反思,以致在这次出的错误,在下次还是照旧。每做一批题目,应给自己提出一些问题,想一想这些相近题目的共性特征和解决这些题目方法上的异同。在老师试卷讲评后,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甚至重新做一遍,常常有一种豁然开窍的感觉。
第二轮和第三轮的复习,是对知识实施更高层次的再认识,由感性的把握到理性的抽象与概括,达到由繁到简的升华。所以要结合老师的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将所学知识点划分出若干专题,提炼出蕴藏其中的思想与方法,建立起知识框架。如果说高三初期的目标是要把所学知识进行夯实,把书读厚的话,那么,目前的任务,是把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把高中所学厚厚的书读薄,这样,就对高考的把握达到胸有成竹。
查漏补弱,关注细节增分数
每一位学生备考的重点是相同的,但各人的弱点是不同的,弱点可能是重点,也可能是非重点。要以攻破弱点为重,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弱,变弱为强。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讲,考试成绩好,是因为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做对了;考试成绩不好,一个重要原因是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做错了。所以建议学生每次考试后计算一下各学科自己会做题目但又丢掉的分数,就会发现那是一个令你吃惊的数字。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学生考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思维不缜密、解题不规范而出现错误、导致丢分是一个重要原因。高考命题的主导思想虽然是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强调能力不等于忽视基础,学科基础知识仍是能力考查的载体。从近年的高考可以明显感到,对考生思维的严密性、解题的规范性要求明显提高了。因此,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就显得更加重要。要从细处着眼,在“真会”上下功夫,抓非智力失分因素,是短期内提高成绩的突破口。对已经做过的试卷要认真改错,并且要把错误分一分类,对自己习惯性失分、无意识出错的小毛病进行总结分析,以便在下次考试中有意识地进行矫正。“考时重得分,考后重失分”,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高三备考复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备考中只有充满信心,讲求方法,注重效率,才能够取得成功。
以上就是东南教育网整理的高考复习:高中历史必看标志性事件总结 备战高考:高考复习如何走好后半程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东南教育网。
本文标题:高考复习:高中历史必看标志性事件总结 备战高考:高考复习如何走好后半程
wap地址: https://m.dngk.com/newsdetail/253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