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东南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587个本科专业好不好 用什么来评判,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截至目前,我国高校共有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本科专业、56000多个专业布点,但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卡住了质量提升的“脖子”。
1月30日,教育部发布我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历时4年多,5000余名专家教授、包括50多名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参与,经过数百场研讨会和征求意见会,一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教质量标准终于凝练而成。
“质量为王,标准先行。专业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有了标准才能加强引导、加强监管、加强问责。”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表示,《国标》的发布与全世界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潮流相一致,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有标志性意义。
《国标》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
吴岩表示,《国标》在研制过程中,始终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先进理念,主要突出了三大原则:一是突出学生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二是突出产出导向,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三是突出持续改进,强调做好教学工作要建立学校质量保障体系,要把常态监测与定期评估有机结合,及时评价、及时反馈、持续改进,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此外,《国标》还有三大特点:一是既有“规矩”又有“空间”,既对各专业类提出统一要求、保证基本质量,又为各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发展留出足够的拓展空间,形象地说,就是“保底不封顶”。二是既有“底线”又有“目标”,既对各专业类提出教学基本要求,兜底线、保合格,同时又对提升质量提出前瞻性要求,也就是追求卓越。三是既有“定性”又有“定量”,既对各专业类标准提出定性要求,同时又包含必要的量化指标。
“我想特别强调一点,首次颁布的《国标》92个专业类中,都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更要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必须德才兼备、德学双修。”吴岩表示。
一条“硬杠杠”,师资数量、教师水平、教学条件明了清晰全覆盖
“放眼全世界,办好本科必须有一个刚性要求,这就是我们说的底线要求,或者合格标准。”吴岩表示,在高校本科建设中,坚持“硬杠杠”至关重要,“比如师资要有结构、数量、水平、背景、能力方面的要求,比如教学条件要有一定的实验、实训、实习、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图书资料等,没有底线合格的标准,高校本科教学人才培养质量就没有基本保障。”
据了解,尽管专业类之间各不相同,但《国标》内容形式基本一致,明确了各专业类的内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方向等,对适用专业范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都做了明确要求。特别对该专业类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教师学科专业背景和水平、教师教学发展条件等提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要求。同时,明确了该专业类的基本办学条件、基本信息资源、教学经费投入等要求。此外,《国标》还列出了该专业类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建议。
用起来、动起来、结合起来,“标准不能挂在墙上”
“‘质量为王,标准先行’,我想再加一句‘标准为先、使用为要’。”吴岩强调,立标准很重要,使用标准更重要,“决不能让标准束之高阁或者只挂在墙上。”
据了解,下一步,教育部将切实推动《国标》应用,让标准发挥以标促改、以标促建、以标促强的作用。
一是让教指委用起来。据悉,教育部将于今年成立2020-2022年教育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新一届教指委共有119个,将由数千位高校和相关行业的顶级专家组成。“教指委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把《国标》学好吃透,指导全国高校开展专业建设,使教指委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参谋部、咨询团、指导组、推动队。”吴岩说。
二是让高校动起来。吴岩表示,《国标》发布后,各地、各相关行业部门要根据《国标》研究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各高校要根据《国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多样化、高质量人才。
三是与“三个一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教育部将把《国标》实施与“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建设紧密结合,对各高校专业办学质量和水平进行监测认证,适时公布成绩单。
以上就是东南教育网整理的587个本科专业好不好 用什么来评判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东南教育网。
本文标题:587个本科专业好不好 用什么来评判
wap地址: https://m.dngk.com/newsdetail/3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