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东南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农大校长:自主招生与99.9%高考生没关,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导读:每年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大约1.5万人左右,其中,真正享受到自主招生优惠的考生为0.5万人左右,占全国每年1000万考生总量的0.05%。因此,迄今为止的自主招生,与99.9%以上的考生没有直接关系。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柯炳生
高考招生制度极为重要,也非常复杂。高考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是许多家庭中的头等大事。高考招生制度一直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近期,几个自主招生联盟的建立和扩大,使得自主招生问题再次成为焦点。中国农业大学是985大学中没有参加任何联盟的几所大学之一,这引起了一些人——尤其是校内的很多师生的关注和疑问。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澄清,就是非常必要的了。这里谈一下我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全国统考:不完美的必然选择
现行的全国统一高考(全国在同一时间举行,全国统一命题或者各省自行命题。以下也简称为高考),是有缺点的,不完美的,但是,却是无可替代的必然选择。
对于高考招生制度,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有不同的想法。对于大学来说,是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把好学生挑出来;第二,让好学生到自己的学校来。大学里的全部招生工作就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进行。
对于考生来说,就是一个问题,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通常是名气越大的学校越好。中学和家长乃至社会,都是考生的坚定支持者。
考生都想上大学,都想上好大学,而大学的容量是有限的,好大学的容量更为有限,这就出现了矛盾。这个矛盾,无法靠大学和考生之间的协商来解决。如果每个大学都由自己来进行组织考试,那是成本巨大的,技术上也无法实现。因此,国家必须介入,这就是全国统考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美国的SAT的产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国家统考制度,要解决的也是两个问题:第一,对考生进行分异;第二,通过这种分异,让不同资质的考生进入最适合自己本身情况的学校。能否有效地实现这两点,是检验高考招生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公平的基本标准。
1977 年以来的高考制度,建立了一种考生与学校的双向选择机制:考生通过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学校在选报本校的考生中,根据高考分数选择学生。在这项制度开始之初的若干年间,学校和考生都很满意,因为,同文革期间的推荐上大学制度比较,高考制度的优越性太明显了,极大地提高了公平和效率。
后来,尽管高考制度本身不断改进,包括考试组织方式和内容结构等等,但是,人们对其不完善性却日益提出质疑。所有质疑的核心,是如何看待高考分数。质疑者认为高考分数不能完全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其特殊才能和综合素质。于是,社会上出现了改革的呼声,大学里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并在国家批准后开始试验。
对高考分数的质疑,无疑是正确的,不可辩驳的。从同一场考试中获得同样总分的考生,具体的特点可能很不相同,有的是理科成绩好,有的是文科成绩好;进而言之,即便是在同一科考试获得同样的成绩,比如说语文都获得了140分,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力差异也可能很大,有的是擅长语法,有的是擅长写作;再进一步地,即便同样的作文分数,反映出来的也可能是很不相同的写作能力——写散文好的未必擅长写议论文,写议论文得高分的未必会写出好散文。如此等等。类似地,分数较高的考生,不一定在所有的科目方面都比分数差一些的考生高,很可能是四科成绩互有高低,差别幅度的不同导致了总分的不同。因此,说某个分数高点的考生必然比分数低些的考生素质高,不一定是正确的。在实际中,总会找到某些个案,说明高分低能,或者低分高能。
但是,无论有怎样的质疑,都不能动摇高考制度存在的基本合理性和必然性。因为,第一,就总体而言,高考分数能够高度准确地反映考生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和基本能力。不能因为一些个别例外情况,就否定总体。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项制度是完美无缺的。第二,一定形式的国家统一高考,是世界通例。美国的SAT,英国的A-level,都是类似的考试。这些考试的结果,尽管不一定是唯一的录取根据,却都是最重要的根据。高分不是上名校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
实际上,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目前的高考改革讨论中,没有任何认真严肃和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是要取消高考的。但是,如果不对现行的高考制度的合理性有清醒的认识,就有可能提出一些方案,不仅不能解决高考制度现有的局限性,而且效果比现在的高考还不如;不仅不能弥补高考的短处,而且还会损害高考的长处——公平性。这是值得特别认真注意乃至警觉的。
以上就是东南教育网整理的中国农大校长:自主招生与99.9%高考生没关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东南教育网。
本文标题:中国农大校长:自主招生与99.9%高考生没关
wap地址: https://m.dngk.com/newsdetail/6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