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东南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评论:高校自主招生莫成“出题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庄子与孔子的差别在哪里?”“数学跟经济的关系?”“同学向你请教去不去会网友,你如何回答?”“说两句关于书和读书的名句,并谈谈你的理解。”一位考官甚至还用英语对考生进行测试。这是湖北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题。
庄子与孔子的差别在哪里?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如果是脑筋急转弯儿,我会说就差一个字,但是要是拿到高校自主招生面试这样的场合,回答起来就得好好斟酌一番了。
类似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喜欢美国大片吗?”“谈谈你对‘超女’现象的看法,你觉得工科学生一夜成名的可能性大吗?” “知道微软总部是在美国哪一个州吗?”“怎样用英语翻译《红楼梦》和《易经》?”……这是电子科技大学的面试题。“现有一张16开普通白纸和一个鸡蛋,如何利用这张纸搭桥,把鸡蛋稳定地架在两张稍有分开的桌子之间而不掉落?”是清华大学的面试题。
目前全国自主招生的有68所高校,其自主招生的题目也是各有千秋,但是这些题目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贴近时代,知识面广,那些读死书、死读书的考生肯定不会得到高分,从而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开辟了另外一条途径。但是透过这些试题,笔者又难免有些担心。通过这种笔试加面试模式选拔出来的学生是不是真的都是有特长的考生?
一方面,自主招生的试题有“求怪”的倾向。笔试题、面试题紧跟时代,突出热点,这是好事儿,因为这能促使学生把视野放宽,知识面放宽,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也有利于选拔和考核学生的整体素质。可透过这些自主招生院校的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这两年在出题的方向上有“求偏”、“求难”、“求怪”的趋向,难怪有些考生感觉这些试题像是“脑筋急转弯”,类似于“幸运52”了。
另一方面试题的评判随意性太大。对于类似于“庄子与孔子的差别”这样一些似是而非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其评判就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考生的成绩往往会受到主考官第一印象好坏的影响,评判结果就会变得不客观,从而背离了选拔突出人文精神、综合考量的初衷。
所以高校自主招生的试题设计应该更谨慎一些,科学一些,不能沦为“搞怪秀”。高校应该把自己的校风和学风展现给社会,而不是成为这样的“出题秀”。
以上就是东南教育网整理的评论:高校自主招生莫成“出题秀”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东南教育网。
本文标题:评论:高校自主招生莫成“出题秀”
wap地址: https://m.dngk.com/newsdetail/83278.html
下一篇:自主招生还应打“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