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 高校类型:
  • 高校隶属于: 云南省教育厅
  • 高校所在地:重庆
  • 院士: 0人 博士点: 0个 硕士点: 0个
  •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红塔东路2号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871-64316805(招就处)、64315177(党政办)、64315261(教务处)
    学校网址:http://dcxy.ynu.edu.cn/
    邮政编码:650228

    7x24小时咨询热线

    0533-3681061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是由云南省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及“双一流”大学云南大学申办并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作为云南省规模最大的独立学院,自2001年创办以来,凭借云南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雄厚的综合实力和学校灵活的办学机制,已经形成经、法、教育、文、理、工、管、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现有11个分院、2个公共教学部、4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8500余人,分别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是云南省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独立学院,全国独立学院协作会会长单位。建校16年来,为社会培养了35000余名优秀毕业生。

      ——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被誉为“研究生的摇篮”。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连续十二年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居全省高校前列。共有2500余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70%以上考取“985”和“211”院校。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24所“985”院校和中国社科院均有我校学生在攻读硕士研究生;50余名我校本科毕业生在“985”院校攻读博士学位。

      ●我校同时被誉为“公务员的摇篮”。毕业生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录取率名列全省高校前列。

      ●我校司法考试通过率超过参考学生人数的40%。英语专业八级、四级考试通过率居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全省高校前列;日语、泰语、越南语等专业考试通过率居全省独立学院第一,位列全省高校前茅。

      ●在包括教育部等国家八部委联合举办的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云南省获得3个国家级金奖,其中的2个就出自我校——一个是首届大赛的“采薇民绣”,另一个是今年的“罗小馒红糖馒头”。其中,“罗小馒红糖馒头”项目,从全国2240多所高校、37万支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名列全国第五,创下全国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历史最好成绩,也是云南省历史上的最好成绩。滇池学院“采薇民绣”“彩云本草”两个不同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在第一届和第三届大赛期间,分别向刘延东副总理作了重点汇报。“彩云本草”团队还收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回信,云南省委书记陈豪的回信及批示。陈豪书记号召云南大学生向我校“彩云本草”团队学习,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连续十余年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居全省高校前茅。

      ●连续两次被省教育厅评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

      ●被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民办教育优秀集体”。

      ●被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优势特色民办高校”称号。

      ●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是迄今为止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

      ●被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获国家级、省级奖励500余项。主要为:获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测量与控制设计大赛本科组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软件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创业大赛、英语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阅读大赛、写作大赛,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彩云基金”日语演讲比赛,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

      ——就业创业成果

      ●学校历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获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也称“全国就业工作50强高校”),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

      ●在三届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获得两届省赛冠军,获得省级金奖10项、银奖9项、铜奖14项。

      ●我校“彩云本草”项目作为云南省唯一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选由教育部主办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收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回信。该项目被教育部新闻办公室作为6个重点项目进行宣传,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相关情况。之后“彩云本草”团队收到了云南省委陈豪书记的回信和批示。

      ●连续九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

      ●被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

      ●被省教育厅评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先进集体”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创新奖”。

      ●获得“云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是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

      ●获得“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称号,是云南省唯一获奖的高校。

      ●学校“滇池青年大学生创业园”被云南省人社厅、财政厅授予首批十佳“省级青年创业示范园”,是云南省获奖的两所高校之一。

      ●与昆明市人民政府共建“昆明市创业创新学院”。

      ●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实践育人创新创业中心”。

      ●获得“省级校园创业平台”。

      ●被评为昆明市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及昆明市级众创空间。

      ——校园文化

      ●学校40个学生社团涵盖了时事政治、社会公益、学习实践、体育竞技、创业实战、娱乐休闲等六大类。

      ●学校开设“英才讲坛”“博士论坛”“滇池讲坛”“校友讲坛”等系列品牌讲座,开展“一院一品、一院一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5%,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我校一张靓丽的名片。

      ●连续两年入围“调研中国”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项目,是迄今为止云南省唯一连续两年入围的高校,也是全国唯一连续两年入围的独立学院。

      ●学校团委被团省委评为“优秀团委”。

      ●滇池学院女子排球队是唯一参加全国女排甲A联赛的学校体育团队。

      ●学校是云南省唯一连续3年入围调研中国  《南风窗》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的高校,也是全国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中唯一连续3年入选的高校。

      ●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吉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云南日报》《昆明日报》《广州日报》《南风窗》等国家级、省市级的数十家新媒体报道过我校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等方面成果。

      ——平安和谐校园

      ●被省教育厅、省综治委、省公安厅五次评为省级“平安校园”。

      ●被省教育厅、省综治委、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

      ●被省教育厅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

      ●被省医保中心评为“先进集体”。

      ●获得云南省首批“5A级社会组织单位”称号。

      ●被昆明市总工会授予“昆明市五一劳动奖状”。

      ●获得“昆明市园林单位”称号。

      【体制】

      滇池学院是由云南大学申办、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努力构建“董事会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推进大学的国际化、现代化治理。先进的办学体制和机制,为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规模】

      滇池学院现有两个校区——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校区和杨林校区,占地面积757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7855.53万元;建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完备的体育文化设施,功能齐全的后勤服务设施;学校图书馆藏书134万册,电子图书369.2万册,共享云南大学电子图书资料209.14万册,订有中英文期刊1800余份,中英文报纸260余份;校园网络信息点共有1.7万余个,遍布校园各区域,网络出口带宽1024G;学生公寓均配备饮水机、不间断热水供应系统及卫生间等设施;社会化的后勤保障体系为师生提供包括医疗、餐饮、购物、银行等服务。

      【师资】

      滇池学院主要依托云南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面向省内其它高校广聘名师,凝聚了云南省相关学科的众多知名学者、专家,形成了以云南大学优秀教师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整体效能最大化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36人,引进高层次人才75人,具有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42%,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占70.4%,省级教学名师4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324人。

      【办学理念】

      滇池学院遵循“求真至善——个性、开放、包容、全面”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遵循“教学是中心、质量是关键、队伍是重点、特色是出路、创新是动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保障”的办学思路,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模式】

      滇池学院积极推进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改革,通过分类引导、分流培养、分层教学,推进人才的分类培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按照专业对接行业、课程对接职业的原则,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着力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推进国际化进程,培养素质优良、社会青睐、家长满意、奋发有为的应用型人才。